专家们说 ,AI的尽头是能源。另一句话似乎也成立:AI的尽头是铜 。
高盛在近期一份研究报告中称,铜将成为AI时代的“新石油”。其逻辑是,AI发展依赖数据中心算力,数据中心需要海量稳定电力 ,而电力传输的稳定性离不开铜。
而新兴产业也在加速铜的消化。中国金属矿业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郑宏军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I发展 、新能源转型以及电网升级等推动了全球对铜需求的爆发式增长 。他举例说,在新能源领域 ,每辆电动汽车的用铜量约80千克,是传统燃油车的4—5倍。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今年5月表示,铜已成为清洁能源和数字技术领域的新型战略原材料。多种因素推动下 ,一场抢铜大战在全球范围爆发 。
铜价也在不断刷新人们认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当前市场对于铜矿基本面的认知保持一致:中长期供需缺口较大、短期供给下滑。但宏观方面的因素使得铜价短期继续创造奇迹的动能减弱:国内外宏观政策11月进入真空期 。
当前期利好因素逐步消化后,市场情绪回归理性是必然结果。不过 ,在全球铜矿供应延续偏紧的判断下,铜价下探空间或有限。
10月铜价载入历史
先看一组数据 。10月,伦铜期货(LME)持续冲高 ,并在10月29日盘中触及11200美元/吨,创下历史纪录。整个10月,伦铜价格累计涨幅超过6%。
进入11月后,市场热情又有所降温 ,伦铜价格震荡盘整 。截至11月6日,伦铜报收10687美元/吨,11月跌幅1.5%。
从月初最低的10263美元/吨 ,到月底最高的11200美元/吨,伦铜期货价格在今年10月整体呈现震荡上行走势。
虽然从月度涨幅来看,10月并不是近两年来伦铜最疯狂的月份——2024年4月 ,伦铜期货价格月度涨幅一度高达12.51%,但创下11200美元/吨新高价格的壮举,足以让这个月份载入历史。
那么 ,为何铜价会在10月创下历史纪录?
来自供给端的消息最先冲击市场 。
今年9月,一场重大的矿难事故让全球第二大铜矿陷入停产风暴——当月24日,美国矿业巨头Freeport-McMoRan(FCX)发表声明宣布 ,其位于印尼的Grasberg矿山于9月8日发生异常大规模泥石流事故,造成2名工人死亡、5名工人失踪。对此,该公司启动不可抗力条款,Grasberg矿山项目在2025年四季度将减产20万吨 ,2026年减产近27万吨,预计最早要到2027年才能恢复到事故前的生产水平。
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早前 ,全球已有两座头部矿山下修了今年铜矿产量指引:5月,全球第四大铜矿卡莫阿-卡库拉铜矿发生矿震事件,并导致其2025年产量指引减少近15万吨;7月 ,全球最大地下铜矿智利埃尔特尼恩特矿,因地震造成矿井坍塌,2025年产量将缩减30万吨 。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 ,上述三大矿山事故导致今年铜的产量产生较为明显的缩量,尤其是印尼Grasberg矿山项目时间对明后年的产量亦产生负面影响,这使得本处于紧平衡状态的铜矿供需旋即进入紧张状态。
与此同时 ,主流矿企也发布增产不及预期的信号:嘉能可今年第三季度铜产量为23.96万吨,同比减少1%;第一量子第三季度铜产量仅为10.46万吨,同比下滑9.9%。仅力拓第三季度铜矿产量同比增长至20.4万吨,但环比降幅超过11% 。
天风证券指出 ,2025年铜矿供应增量再度不及预期,全年增速较2024年继续下滑。“预计2025年全球铜矿产量减量2.3万吨。 ”
AI发展等因素刺激长期需求
需求端上中长期结构的变化,让10月的铜价有了上涨的支撑 。
铜的下游应用场景涉及电力、建筑 、家电、交通、电子等产业 ,被视作核心工业材料之一。其中,电力 、建筑、家电作为铜的传统工业用途,其近些年来的需求实际上有所放缓。
具体来看 ,首先,今年电网投资用铜增速将保持低水平——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 ,我国电网工程投资完成额达4378亿元,同比增长9.9% 。进入10月,我国铜缆线企业开工率跌至67.8% ,为近些年来同期最低水平。对此,铜冠金源期货的分析指出,高铜价显著拖累线缆下游订单,其中大型企业开工率已降至73% ,三季度以来的高铜价令电网投资行业金九银十的消费旺季预期被证伪。
其次,建筑、家电铜需求持续回落。这源于两大传统产业产量增长不及预期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至9月 ,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4.8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9.4%;1至9月,我国空调 、冰箱、洗衣机、彩电累计产量整体保持低增速。
不过 ,除却作为工业金属的传统用途外,来自算力以及新能源等新经济正在重新定义铜的属性,并赋予其长期的需求增长空间。
10月2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 ,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强化算力 、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这意味着,一方面 ,新能源领域的风电、光伏以及新能源汽车迎来规模化增长空间,带动铜的长期需求增量;另一方面,AI算力建设以及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点燃市场对于未来铜需求的增量预期。其中,随着AI算力需求引爆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 ,该产业成为未来的“吞电兽”的同时也将成为“吞铜兽”——美银预测,到2030年,仅中国AI数据中心直接驱动的铜需求将增长至近100万吨 ,占届时中国铜总需求的5%至6% 。
需要指出的是,新经济对于铜的需求毕竟属于中长期需求,而当市场逐渐消化这一预期后 ,铜价若要继续创造奇迹,还需寻求新的动力。
铜价明年或再创新高?
随着供需端以及宏观利好消息的消化,进入11月后 ,铜价暂无向上驱动力,市场情绪减冷,致使铜价回落。
11月4日 ,伦铜期货价格当日跌幅1.90%,并触及10577.5美元/吨的阶段性低位 。截至发稿时,伦铜暂时回升至10700美元/吨上方。
然而,有机构对于铜价明年再创历史新高保持乐观态度。
中信建投期货认为 ,2026年“供需缺口料将扩大,铜价有望再攀高峰” 。
两点因素支撑该机构抛出“铜价有望在短期和中长期维度均受益于供需改善 ”的观点——其一,该机构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国内精炼铜表观需求平稳 ,但供给端受原料短缺以及潜在“反内卷”的影响或环比下滑,年底国内的库存消费天数将下滑至近五年均值以下(小于10天)。此外,在全球经济预期向上、经贸风险增加的背景下 ,愈发脆弱的低库存或加剧价格的向上弹性。其二,2026年作为“十五五”规划的首年,电网投资按照惯例首年投资增幅超过10% ,将有望带动铜需求的超预期增长。同时,明年全球AI发展将推动铜需求继续稳健增长 。
结合上述判断,中信建投期货预期2026年伦铜的价格中枢将从2025年的9700美元/吨 ,提升至2026年的11000美元/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整体来看,机构们对于铜价呈现“短期波动加大、长期中枢上移 ”的看法基本保持一致。例如,广州期货近期观点认为 ,短期价格的波动和回调是市场对过快涨势的修正和消化 。但放眼长远,由结构性供应约束和颠覆性需求增长共同构筑的供需紧平衡格局,决定了铜的战略性地位不可动摇。
但需指出的是 ,11000美元/吨似乎成为部分机构对于伦铜价格水平的分水岭。
高盛今年10月发布的研报将2026年的铜价预测由每吨10000元上调至10500元 。虽然该机构看好铜价,但其认为未来两年铜价将以11000美元为上限,因铜市场目前处于轻微过剩状态 ,并且该状态仍将维持到2026年。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股票配资交流论坛:杠杆配资查询平台-连破六个“千亿”!债券ETF规模再创新高 会否超过股票ETF?
国内股票配资:炒股开户平台-AI引爆存储芯片需求!三星Q3营业利润环比猛增160% 股价再创新高
昆明配资最快的方法:上海平准股票公司-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狂飙的泡泡玛特能否撑起3000亿市值?
配资炒股配资平台优势:股票讨论交流最大的平台-金价再创历史新高:现货黄金站上3530美元 纽约期金突破3600美元
配资:股票配资平台是做什么的-南向资金净流入355亿再创历史新高!港股科技30ETF(513160)跟踪指数今日涨3.32%,连续3个交易日获得资金净流入
在线股票配资官网:配资实盘平台-沪指盘中再创新高!但今天为何不是“红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