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公司今年上半年成绩单出炉!
8月31日晚,上交所发布消息称 ,截至8月30日,沪市上市公司完成2025年半年报披露。上半年,沪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4.68万亿元 ,同比微降1.3%;净利润2.39万亿元,同比增长1.1%;扣非后净利润2.29万亿元,同比增长0.7% 。
可见 ,随着增量政策效应加力释放,消费筑基、科技引领的增长动能日渐清晰。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正在起承转合间呈现更加均衡和更可持续的新格局。
业绩增长向新向实
沪市公司季度间保持上升势头,今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 、净利润环比分别增长6.1%、0.1% 。
从业绩增长的贡献度看 ,沪市公司上半年业绩增长向新向实。其中,制造业基本盘稳固,制造业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9% 、7.1%,增长值占剔除非银金融后的整体比重分别为78%、50%。新兴产业势头更劲 ,电子、通信等新兴产业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7.5% 、6.5% 。近五年新兴产业营收占制造业及相关服务业比重从39%增长至49%,利润占比从33%增长至50%。
分红方面,今年上半年 ,408家沪市公司宣告中期分红,现金分红总额达55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5% ,中期分红额再创新高。其中,14家公司分红金额超百亿元 。
就研发投入而言,沪市实体企业研发投入合计4326亿元 ,同比增长1%;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总额841亿元,同比增长6%,研发投入占比中位数13% ,持续领跑A股各板块。实体企业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11万亿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现金含量达103%,同比提升26.2个百分点。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渐成新引擎
以科创板为依托 ,沪市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产业逐步成为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其中,138家集成电路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合计2466.75亿元,净利润合计189.4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4%、57% 。
在国产替代与市场回暖的双重推动下,中芯国际、华虹公司等头部晶圆制造企业保持满产运行,中微公司等半导体设备企业订单充足 ,瑞芯微、泰凌微等9家芯片设计企业盈利同比翻倍,构筑行业增长“压舱石”。一批AI算力企业迎来经营质量的快速提升。比如,寒武纪从上市初期连续多年亏损 ,到成功实现三季度连续盈利的拐点 。
沪市生物医药企业今年上半年合计营收2511.09亿元,净利润318.62亿元,同比增长1% 、14%。据悉 ,沪市创新药企业上半年共推进17款1类新药国内获批上市,完成20单出海BD交易,潜在交易总金额超264亿美元。
消费扩容提质
消费潜能持续释放,沪市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消费行业公司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2% 、2% ,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沪市汽车行业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家电行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海尔智家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6%。
悦己消费、精神消费与IP消费等新型消费不断出圈 。比如 ,影石创新推出的全景相机X5、Ace Pro 2街拍套装及GO Ultra等新品持续热销,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长51%。
沪市旅游景区公司发力“新场景 、新玩法、新体验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8%。比如 ,祥源文旅“文化IP+旅游+科技”驱动夜间经济,净利润同比增长54% 。
传统产业求新求变
今年上半年,沪市钢铁、机械设备等行业以技术创新突破“内卷式”困局 ,向高附加值领域跃升,净利润同比增长235% 、21%。
沪市公司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深入推进。比如,中创智领打造全球煤机行业首座灯塔工厂 ,23条自动化流水线、150台机器人协同作业,生产效率提升200%,制品周转天数下降72.4%;九州通加大对智能仓 、AI调度两大领域的数字化投入,数字物流与供应链解决方案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
“扩绿增效 ”进程不断加快 。比如 ,宇通客车国内纯电动公交及公路客车完成“三电”系统全技术升级,今年上半年业绩同比增长16%;君正集团绿色低碳环保可降解塑料循环产业链项目已经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业绩同比增长27%。
外贸出口韧劲十足
今年上半年 ,830余家沪市制造业公司合计实现海外收入1.1万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民营企业海外收入规模突破7400亿元 ,同比增长6%,贡献全部海外收入近七成,已成创新出海主力军 。
比如 ,盾构机龙头铁建重工在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和韩国等国家中标,上半年合同金额突破18亿元;金龙汽车上半年在以色列、沙特、瑞典 、突尼斯、越南等市场取得良好成绩,集团整体出口客车数量同比增长52.4%。
多家沪市公司通过技术创新迭代撬动增量国际订单。比如 ,华友钴业上半年三元正极材料出口量占中国三元正极总出口量的57%,用于e-VTOL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的超高镍9系产品出货量占比提升至六成以上 。
ETF产品扩容增类
截至8月底,沪市ETF规模超3.7万亿元,境内占比超七成 ,5只产品规模超千亿元。其中,股票ETF规模约2.6万亿元,债券ETF规模约4500亿元。今年以来 ,资金净流入超3500亿元,沪深300 、中证A500、上证180ETF等宽基ETF成为机构投资者重要的长期配置工具 。
与此同时,沪市ETF产品也加速提质扩容。今年上半年 ,新上市ETF共96只,募集规模合计788亿元,已超2024年全年水平。其中 ,50只宽基ETF上市,包含16只科创综指ETF,规模合计近200亿元;8只上证180ETF上市 ,规模合计超220亿元 。
科创板指数产品引导长钱向“新”集聚。今年以来,科创板共推出科创综指、科创民企等7条指数,指数总数已达32条。截至8月底,科创板已上市ETF共93只 ,总规模达2876亿元,其中科创50指数境内外产品规模近200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8%。
以科创板ETF为代表的指数化产品成为吸引资金向新质生产力积聚 、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重要工具 ,中长期投资者对科创板ETF的配置力度大幅提升,截至6月底合计配置规模已超400亿元 。
案例推动政策落地
“并购六条 ”发布以来,并购重组活跃度显著提升。2025年上半年 ,沪市新增资产重组单数达378家次,同比增长23%,其中重大资产重组新增55家次 ,同比增长224%,合计交易金额超1600亿元,远超去年同期。
“科创板八条”“1+6”改革措施渐次落地 。“科创板八条”推动产业整合成并购重组主线 ,自发布以来新增产业并购超130单,已披露交易金额超400亿元。其中,44单涉及重大资产重组或发行证券,交易数超过“科创板八条 ”发布前各年之和的2倍。
科创板“1+6”政策精准赋能优质科技型企业发展 ,自发布以来新增受理15家企业IPO申请,其中4家系未盈利企业;在适用第五套标准方面,1家企业获得受理 ,2家前期已申报企业获得注册生效 。与此同时,32家科创成长层存量企业展现良好发展动能,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7.79% ,净利润大幅减亏71.23亿元。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股票如何开杠杆:炒股的杠杆平台-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
正规的股票杠杆平台:股市如何配资炒股-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法依规治理企业劣质低价竞争
如何利用杠杆买入股票:十大正规实盘配资平台-航运、油气板块集体飙升!哈梅内伊最新发声!
股票如何配资杠杆:实力配资平台-重磅!宇树科技迈出上市关键步 中信证券为辅导机构 创始人王兴兴控股近35%
股票配资有哪些门户网:股票正规的杠杆平台-实探宁王枧下窝矿区:村民天天看锂价等复工 昔日“锂矿”如何应对身份危机?
股票配资平台官网:中国股票配资网上-上海官宣!发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