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资操盘股票:实盘杠杆平台-港股IPO募资额冲刺全球第一 “A+H”上市热潮有望持续

  港股IPO持续井喷,已经超越纽交所、纳斯达克等市场 ,正冲刺2025年新股募资全球第一。对中国企业而言,赴港股上市正从“不得不去”变成“主动选择 ” 。

  今年前10个月,港股新上市企业81家 ,募资合计2159.77亿港元,其中一半以上的募资额,由14家A股公司到港股上市贡献。不仅如此 ,以宁德时代(300750.SZ,03750.HK)为代表的多家公司还出现了明显的AH股价“倒挂”现象——宁德时代H股最新股价相比A股溢价超过14%。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港股市场发生了什么?

  “今年前10个月港股募资额接近2022 、2023、2024年三年的总和 。”致同上海审计合伙人林晓玲对第一财经表示,过去几年港股流动性偏弱 ,企业赴港上市动力不足 ,但今年港股流动性有很大改善,部分龙头企业市盈率与A股公司已不相上下,部分A+H股还出现了股价“倒挂 ”现象。

  “当我们跟企业家去谈港股上市的时候 ,原来大家会担心估值与流动性的问题,要谨慎一点,现在大家这方面的顾虑比原来少了。”致同咨询融资与并购财务顾问服务主管合伙人武建勇告诉第一财经 ,港交所上市门槛较低相对A股上市而言优势明显,之前由于估值不高使很多企业家在决策是否赴港上市时犹豫不决,但随着近期众多赴港上市企业股价表现不俗 ,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坚定了赴港上市的决心 。

  上市周期大幅缩短

  德勤中国最新报告指出,2025年前三季度港交所以1823亿港元融资额居全球交易所首位,大幅领先纽交所的1256亿港元。

  据林晓玲观察 ,今年港股井喷主要由三方面推动。一是内地A股IPO政策的溢出效应,A股排队多、审核严,迫使一部分企业为了寻求高效的融资转战香港;二是中概股回流的避险需求;三是大型交易高度集中 ,拉升了市场募资规模 。

  而最直接的原因 ,简言之就是上市快 。

  “宁德时代从启动项目到上市不足6个月,自备案受理至获批用时不足一个月,刷新了备案的时效纪录。”林晓玲称 ,CPO(共封装光学)第一股剑桥科技(603083.SH,06166.HK)从项目启动到挂牌上市只用了7个月时间,广和通用了8个月 ,相比之前项目周期大幅缩短。

  为何这么快?首先是备案环节在加快 。“中国证监会国际司的备案批条什么时候能拿下来很重要。现在快的项目5到6个月就能完成备案。以前平均需要一年以上 。 ”林晓玲称。

  其次是问询环节在加快。致同香港审计合伙人韩佩瑜告诉第一财经,港股上市香港证监会至少会有两轮提问,但是A股到香港上市的企业 ,提问的问题会偏少,有的案例香港证监会甚至会不做提问 。

  中国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 ,“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备案情况表(首次公开发行及全流通)”排队企业数量总计358家,其中拟赴港上市企业301家,占比84%。从材料接收时间来看 ,除了4月2家 、5月9家外 ,其余290家全部为近半年内申请备案的企业。

  同时,两地监管机构协同性更加突出 。“前两年港股上市,中国证监会和香港都要提问 ,会双重复核。现在我们明显感觉到两边监管机构在审核上有一定分工和侧重。”她对第一财经表示 。

  加强监管协同,确实是近年来两地监管部门共同努力的方向 。11月21日,财政部、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会计师事务所从事H股企业审计业务名单增补工作的通知》 ,对原H股会计师事务所名单进行更新调整,推荐增补两家符合要求的会计师事务所。这是内地监管部门进一步强化两地会计监管协同、持续降低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交易成本的又一举措。

  香港方面也密集推出多项改革,优化特专科技公司上市规则 ,允许未盈利的先进制造和绿色科技企业上市,简化双重主要上市机制等,为企业上市提供了更多便利 。

  “对A+H上市 ,整个审批速度都在加快。 ”林晓玲表示,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于2024年10月优化了上市申请流程,对先A后H设立快速通道 ,审核从100日缩至40日 ,且百亿市值以上“合资格A股公司 ”30个工作日内完成一轮审核。同时,H股发行比例限制由原来的15%下降到10%,减少了对A股股价摊薄的压力 。

  溢价收敛 ,“A+H”热潮有望持续

  企业涌入香港上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港股估值提升。伴随近两个月A股整体走牛,A股溢价水平有所提升,但从今年整体而言溢价水平已大幅收敛。

  恒生AH股溢价指数(HSAHP)从去年底的149.88点高位一路走低 ,到今年10月触及115.44点低位,下降近23%,近两个月有所回升 ,11月26日回到120点以上 。

  部分龙头公司AH股价“倒挂”现象依然存在。比如宁德时代 、恒瑞医药(600276.SH,01276.HK)、美的集团(000333.SZ,00300.HK) ,A股/H股股价分别为372.82元/467.2港元、62.36元/73.55港元 、79.8元/89.05港元,据当日汇率换算分别溢价14.09% 、7.38%、1.6%。

  林晓玲预计,H股相对A股溢价的情况将来还是会集中在龙头企业 ,集中在高成长性、有全球化布局的行业 。据她观察 ,国际投资者和国内投资者对企业的关注点不同,估值模型也不同,这都会导致对A股和H股的定价不同。

  “有的客户在A股市场路演和H股市场路演 ,跟投资者讲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内地投资者可能会更看重每年能够产生多少收入,国际投资者可能更关注企业的高成长性和未来布局,并且ESG也是重要考量因素 。 ”她表示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市场,也成为港股定价权的重要力量 。

  估值提升对企业上市吸引力明显。林晓玲预计,“A+H”上市热潮仍会持续。

  “动态上的判断 ,个人持比较积极跟审慎乐观的态度 。”她分析称,第一,结构性的热潮 ,高科技 、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经济头部企业,“A+H ”可以作为优化融资结构和国际化布局的首选。第二,市场流动性预期提升 ,随着互联互通机制的持续优化以及国际资金对中国优质资产的配置 ,H股流动性将会持续改善。“A+H”股的溢价水平也会趋于合理 。第三,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预计是不断增强的过程,香港市场会继续聚焦于创新、科技以及有高附加价值的企业。

  她建议 ,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利用香港资本市场发展时可以采用不同策略。大型企业可以利用“A+H”平台实现资金和品牌的双重国际化,提升全球产业链布局;中型企业可以打专精特新牌,深耕细分领域;创新型企业要抓住港交所“18C ” 、“18A”窗口期 ,强化自身的技术壁垒,向国际投资者讲好创新故事 。

  目前A股IPO正迎来新一轮加速窗口期。今年前10个月,有超过190家企业IPO申请获中国证监会受理 ,同比增长400%以上。同期有68家企业过会,87家企业发行上市,同比大步提速 。不过A股IPO审核仍然遵循“严把入口关”的导向。从辅导数据来看 ,前10个月有580家企业递交辅导备案材料,通过备案的不足一半。

  “十五五 ”规划建议提出,“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 。今年6月在科创板设立科创成长层的基础上 ,证监会还表示将继续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积极发展多元股权融资,提升对实体企业的全链条 、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

  不过 ,在业内人士看来,即使在A股IPO提速的情况下,港股上市热可能也不会很快改变。

  “A股IPO即使提速 ,预计也依然会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同时支持重点预计也仍会在AI、芯片等部分产业板块或者是卡脖子领域 。”致同全国审计服务线管理合伙人、国有业务线管理合伙人任一优对第一财经记者称。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你可能想看:

上一篇:在线配资电话:国内大的证券公司-外卖小哥“新装”也要卷了?多个外卖平台回应
下一篇:国内股票配资:配资炒股大全-至少16家信托披露助贷合作机构名单:蚂蚁、头条、美团等成热门合作机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